讓全世界跳得最高的Porter Maberry來示範,甚麼叫爆發力
何謂555灌籃
就是身高5呎5吋(165公分)的Porter Maberry
跳過了5個排排站的人的頭頂,然後把球塞進籃框
這樣的彈跳力有多跨張呢?
標準籃框的高度是10英尺(305公分)
而Porter Maberry在灌籃王(The Dunk King)官網站的垂直跳紀錄是52吋(132公分)
這表示他跳到最高處時,頭頂距離我們連伸手都望塵莫及的籃框只有8公分
除非有機會吃到惡魔果實
不然體能表現和體格發展的上限是取決於基因的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無法跳得像Poter Maberry一樣高
但是只要經過適當訓練
絕對都可以讓爆發力有大幅的進步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肌肉產生力量的機制:
(一)肌肉、肌鍵和肌筋膜會儲存能量
如果我們先拉長彈性十足的肌肉、肌腱和肌筋膜,使其儲存更多動能後再收縮,就可以產生比直接收縮更大的力道。所以在起跳前先下蹲,這樣的反向動作(Counter movement)可以讓我們跳得更快、更高、更遠。所以,蹲得越低,儲存的動能越多,就跳得越高......嗎?
(請看第二點)
(二)肌肉太長會無力收縮
肌肉收縮是因為肌球蛋白(Myosin)拉動跟它平行的肌動蛋白(Actin),使彼此重疊的面積增加而兩端長度變短
就好像我們張開雙手,十指相對,然後慢慢地移動雙手讓十指交錯,手指、手掌並沒有彎曲壓縮,而是手指疊在一起使雙手的距離變短了。所以肌肉拉得太長,肌球蛋白和肌動蛋白之間的重疊面積會變得更少,也就是說,蹲得太低,能產生的力量反而變小了。
(三)肌肉被拉長的速度越快,收縮的速度越快
肌肉裡面有個叫肌梭(Muscle spindle)的偵測器,當它感應到肌肉被突如其來的外力拉長時,會馬上向脊髓發出警報,連想都不用想,脊隨就立刻要求肌肉收縮抵抗外力,以免肌肉的結構被破壞。
所以反向動作太慢、太大或稍有停頓,都無法增加肌肉快速縮緊的力道。
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Drills),就是利用這些機制而開發的爆發力訓練法之一,而且需要的技術和器材相對簡單,是個相當方便的訓練法。
該怎麼執行增強式訓練呢:
(一)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考量
在學習如何跳得更高、更遠、更快之前, 一定要先學會安全的著地姿勢;畢竟沒人想開一輛從0加速到100只要五秒,而煞車卻要十秒的跑車上路吧。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還要用一輩子的膝蓋受傷,跳躍後的著地一定要做到
(二)從軟式跳箱開始
開始做增強式訓練請使用軟式跳箱,因為從低處跳到高處的著地幾乎不會產生重力加速度,所以對下肢的衝擊相當小,這樣不但較容易維持還不熟悉的落地姿勢,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強化下肢關節適應速度較慢的韌帶和肌腱。
依照自己想強化的運動項目有所不同,跳箱的增強式訓練也有對應的使用模式:
雙腳跳:球類運動的跳高
單腳跳:直線衝刺,各類運動重心偏移時的跳高
單腳側跳:擊劍的長刺、球類運動的水平移動
(三)選擇適當的強度、頻率
如果著地時不能像貓一樣安靜無聲、膝關節鎖死無法蹲下去,導致著地時的膝蓋彎曲角度大於起跳,表示大腿後側負責減速的膕繩肌(Hamstring)的離心肌力不足,為了自己好,這時請降低跳箱強度。
如果著地時的膝蓋彎曲角度小於起跳,那就表示你是用曲屈髖關節來增加腳離地的高度,而不是伸展髖關節來增加髖離地的高度,為了自己好,這時請降低跳箱高度。
根據運動員訓練的權威,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的建議:
初學者每次增強式訓練的強度,也就是腳觸地的次數,最好在80到100次之間
由於增強式訓練對身體的壓力相當大,需要足夠的時間回復,所以為了避免過度訓練造成身體越練越弱的反效果,不要跟阻力訓練排在同一天執行,但可以錯開訓練部位,例如在每週的訓練計劃中,把上身肌力訓練和下身增強式訓練排在一起,把下身肌力訓練和上身增強式訓練排在一起。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該怎麼執行增強式訓練呢:
(一)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考量
在學習如何跳得更高、更遠、更快之前, 一定要先學會安全的著地姿勢;畢竟沒人想開一輛從0加速到100只要五秒,而煞車卻要十秒的跑車上路吧。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還要用一輩子的膝蓋受傷,跳躍後的著地一定要做到
(二)從軟式跳箱開始
開始做增強式訓練請使用軟式跳箱,因為從低處跳到高處的著地幾乎不會產生重力加速度,所以對下肢的衝擊相當小,這樣不但較容易維持還不熟悉的落地姿勢,也可以循序漸進地強化下肢關節適應速度較慢的韌帶和肌腱。
依照自己想強化的運動項目有所不同,跳箱的增強式訓練也有對應的使用模式:
雙腳跳:球類運動的跳高
單腳跳:直線衝刺,各類運動重心偏移時的跳高
單腳側跳:擊劍的長刺、球類運動的水平移動
(三)選擇適當的強度、頻率
如果著地時不能像貓一樣安靜無聲、膝關節鎖死無法蹲下去,導致著地時的膝蓋彎曲角度大於起跳,表示大腿後側負責減速的膕繩肌(Hamstring)的離心肌力不足,為了自己好,這時請降低跳箱強度。
如果著地時的膝蓋彎曲角度小於起跳,那就表示你是用曲屈髖關節來增加腳離地的高度,而不是伸展髖關節來增加髖離地的高度,為了自己好,這時請降低跳箱高度。
根據運動員訓練的權威,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的建議:
初學者每次增強式訓練的強度,也就是腳觸地的次數,最好在80到100次之間
由於增強式訓練對身體的壓力相當大,需要足夠的時間回復,所以為了避免過度訓練造成身體越練越弱的反效果,不要跟阻力訓練排在同一天執行,但可以錯開訓練部位,例如在每週的訓練計劃中,把上身肌力訓練和下身增強式訓練排在一起,把下身肌力訓練和上身增強式訓練排在一起。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