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運動】《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二):從根本提升爆發力》

讓全世界跑得最快的Usain Bolt來示範,甚麼叫爆發力。


2009年的柏林世界錦標賽
Usain Bolt以9秒71創下了至今仍未被打破的百米世界紀錄
下方連結中的影片用數據和影像分析了他獲勝的關鍵。


觀賞影片:


我們來看看Bolt在加速期間的數據:


在40到60公尺這段加速期
Bolt的步頻完全沒有增加
但為什麼他還是有辦法持續增加速度呢?



(一)只有腳快還不夠

研究顯示,優秀短跑者和一般短跑者,即便達到最高速時,步頻的差異也只有4.3%。




而優秀跑者之所以跑得比較快,是因為他們在最高速時的步幅比一般跑者多了將近15公分。                       
                                                                          數據出處



因為優秀跑者每一步都能跨得更遠,於是能在步頻幾乎一樣的情況下,持續加速,漸漸拉開差距。
                            
圖片出處:http://speedendurance.com/2015/01/05/triple-extension-vertical-displacement-stride-length-and-ground-contact/


也就是說,除了要練習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提升肌肉收縮速度的技術之外,想要進一步增加爆發力,進一步增加你移動的速度,另一個關鍵就是力量!



(二)力量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根據實驗測量結果,我們發現高阻力訓練者(黑虛線)、爆發力訓練者(紅虛線)和未經訓練者(藍實線),在相同時間內產生力量的能力(發力率,RFD,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有明顯的差異。


數據出處: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9780470693797.ch5


在0.2秒時,接受爆發力訓練者產生的力量大幅超前,到了0.5秒時,則是接受高阻力的訓練者遙遙領先。

然而,在競技場上,0.2秒就能決定勝負,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發揮較大力量的運動員,當然佔盡優勢:
讓擊劍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做出長刺攻擊,使對手來不及招架。
讓格鬥選手揮出的拳頭又快又重,擊潰對手的防禦。
讓羽球選手迅速地衝到落球點救球,挽回劣勢。


那要怎麼同時提升速度與力量呢?結合爆發力訓練與高阻力訓練。


(三)阻力訓練的安全原則

為了提升現有的肌肉力量水準,我們必須要對身體施加額外的壓力,但首先要考量的絕對是安全,畢竟我們不是被打得快死才會變得更強的超級賽亞人;運動員一旦因為過度訓練而受傷,訓練進度一定會落後,更別提以最佳狀況參加賽事,要是選手咬牙撐著照表操課,雖然可能在這次比賽取得理想的成績,但傷勢越來越嚴重,影響的不只是往後的運動生涯,甚至還可能帶著會跟著一輩子的病痛,提早退休。

首先,我們要了解進行負重的肌力訓練時,身體會出現那些反應(一般性適應症後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才能根據這些反應來調整強度,以降低風險,提升效果:

圖片來源:NSCA -National Strength &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上圖各階段說明

1.警報階段:訓練的阻力開始增加,身體因感覺吃力而產生疲勞,體能表現下降

2.抵抗階段: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身體嘗試強化以適應新的負荷,體能慢慢回到先前水準

3.超補償階段:身體適應新的阻力,體能也達到新的巔峰,此時可再次增加阻力

4.過度訓練階段:過高的阻力讓身體始終無法適應,體能一落千丈,受傷風險大增


所以,訓練適量休息充分營養足夠,是運動員的肌力與體能夠進步的三大要素。


(四)阻力訓練動作和課表的安排

接下來,針對想要增加下半身肌力的選手,我們建議可以從負重頸後深蹲開始

安全、有效率的深蹲姿勢,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初學者的肌力訓練課表




提升『技術』,就像是『節流』,提高身體使用能量的效率,也就是讓動作的威力一樣,執行起來卻更輕鬆了。

增加『肌力』,就像是『開源』,讓身體有更多的能量可以使用,也就是進一步提升動作的威力,而且可以執行的更多次,更持久。

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