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閱讀】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3),沒有不好的運動,只有不適合的運動





以下文字為翻譯並加上個人補充

原文在此:



問題三
動作和運動,本質上是好還是壞?


Jarod Hall:

動作或運動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運動和訓練是完全中立的工具,由合適的人在正確的時間以正確的方式執行。人體的美在於它的設計與進化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適應能力。

當我們使用次最大負載(譯註:比盡全力的強度再小一點)訓練身體時,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強。

聲稱某個動作很糟糕,表示我們確定哪種動作是好的。表示我們完全理解所有疼痛和損傷是如何發生的,以及這個動作在每個面向發生的確切的生物力學細節。然而,如果你問任何一位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員,他們馬上會告訴你,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運動的了解,有許多是過於簡單或跟本是錯的。此外,關於身體如何運作並適應不同的負荷和運動情境仍然有很多未
知數。

實務上,我們可能會發現某個動作似乎大多數的時候會加重大多數人的傷害,但這並不代表
這種動作對其他人在其他時候是「壞的」、不健康的或錯誤的 - 甚至對同一個人在將來的某
個時刻也未必如此。個體解剖構造和受傷病史可能更重要,能決定這個動作在特定時間,對
特定對象的適用程度為何。

例如,在踝關節扭傷後三天進行積極的強化踝關節翻轉可能不是好主意。然而,對於腳踝健
康的人來說,這種練習不成問題。對於有肱二頭肌肌腱病變的人來說,寬握、全範圍的槓鈴
臥推可能不是好主意,但這個動作對肩膀沒問題的人可能不會造成困擾。患有急性椎間盤突出症的人練習傑佛森捲曲(譯註:見下圖)可能不是一個好方法,但是長時間漸進地讓目前沒有椎間盤病變的人作負重脊椎捲曲,以增強身體力量和組織負荷應該是個好方法。



圖片來源:https://www.wikihow.com/Do-a-Jefferson-Curl#/Image:Do-a-Jefferson-Curl-Step-3.jpg


觀察運動和動作時,我們必須讓自己的想法抽離好壞二分法。我們必須要開始去理解,人體
組織會適應施加於上的漸進負荷。我們必須依照眼前那些狀況各異的客戶,照他們目標來選
擇適合他們的合理動作。


Sam Spinelli:

不能這樣說,沒有好動作或壞動作之分,只有你目前還沒準備好去執行的動作。長久下來,已經有許多被詆毀的運動和動作──全範圍深蹲、臥推、腰椎屈曲、頸後動作,波比跳等。當我們更了解運動和人類時,我們看到的不是簡單的好或壞,而是「目前適合」或目前不適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許多動作可以用適當的漸進刺激和足夠的時間來訓練。問題只是它是否符合你的目標,以及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努力完成目標。


Tim Rowland:

簡而言之,沒有這種分別。有些運動的風險:報酬比率,可能比其他運動更高(像是老派的頸後肩推),但練習本身並沒有「好」「壞」。他們的問題常常是應用方式。例如頸後肩推。對於那些肩膀活動度很好,沒有肩膀舊傷,有豐富訓練經驗,希望強化前三角肌發展的人而言,是個好的訓練動作。反之,對於那些肩部活動度不好,有肩膀病史,只在健身房練過一年的人來說,可能就是個糟糕的選擇。或者說,至少有很多更好的選擇!

再強調一次,訓練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只是提供某種刺激,幫助身體成長的工具。然而,某項動作對於個人來說可能有好壞之分,取決於他們的活動度,傷病史,目標和阻力訓練經驗的多寡。像復健和健身領域的許多情況一樣,要脈絡化的判斷。如果不去思考接受訓練的這個人以及課程安排的方式,就不能對動作的好壞下判斷。讓人去適應訓練,合理地安排課程,而不是只讓身體執行訓練。按部就班,就不會遇到甚麼大問題。

待續...

上篇回顧: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1),甚麼是疼痛科學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2),運動多樣性的重要


接續文章: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4),疼痛的地方未必是受傷了,有問題的地方未必會痛


放肆體能補充:

我們常聽到:跑步會傷膝蓋,爬山會傷膝蓋,深蹲會傷膝蓋,但是其實容易造成傷害的不是這些運動,而是我們執行的方法。

例如,參加路跑活動前應該要循序漸進地累積跑量,不要只靠意志力硬撐完賽;深蹲、爬山也要用適合自己目前狀態的強度和姿勢來執行──因為身體不是在訓練時變強壯,而是在休息時變強壯的。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