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為翻譯並加上個人補充
原文在此:
問題四
關於疼痛與疼痛科學,你遇過的最大誤解是什麼?
Jarod Hall:
我遇到三個關於疼痛的誤解:
(1)疼痛通常被認為是由系統輸入大腦,而不是大腦遇到威脅的輸出反應。
(2)組織損傷的程度通常被認為與疼痛經歷的程度成正比。
(3)疼痛感越強烈於受傷越嚴重。我們只要看看幻肢痛的案例,就會知道組織損傷本身並不是單獨的因素,甚至未必會導致疼痛。
圖片來源:https://www.irasutoya.com/2018/05/blog-post_359.html
關於疼痛科學,我看到的最常見的誤解是,疼痛科學通常被視為人為干預或一種立場派別。
這立刻產生了同溫層效應和拒絕接受新知的反效果,因為遇到「其他派別」時,人們會本能
地擺出防禦姿態。痛苦科學不是派別或干預。疼痛科學就是一種科學,能告訴我們關於疼痛
經歷的所有事情,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些資訊,以生理、心理和以社會的角度來干預,去幫
助受疼痛折磨的人。
Sam Spinelli:
談到疼痛,我看到的最大的誤解是疼痛不好,等於組織損傷。疼痛通常像是比較強烈的威脅感知,而不是組織損傷的實際程度。想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免於疼痛是不切實際的,疼痛無可避免。逆轉你與痛苦的關係才可能改變生活。
疼痛科學告訴我們,我們所有的人際互動,環境,我們的表態以及信念都會影響我們的疼痛經歷。
Tim Rowland:
我看到一般人對疼痛的最大誤解是,人們普遍認為疼痛等於組織損傷。你告訴病人,他們感到疼痛,甚至是劇烈的疼痛時,身體有可能並沒有受傷的,十之八九的人的臉上會出現震驚和難以置信的表情。我們需要盡可能提高對這件事的認知。如果更多人了解這點,將大幅降低痛苦導致的災難性後果和因恐懼產生的迴避行為。反過來說,減少這些行為實際上可以減少人們的痛苦!
我看到一般人的第二大誤解是背部特別脆弱,要用跟身體其他部位不一樣的方式對待。例如,如果有個人在運動時弄傷手肘。你覺得他們受傷之後會怎麼辦?他們會試著一直彎曲和伸直手肘,看看有沒有變好。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傷到了背部。哎呀!提心吊膽的模式就被觸發了!背部很堅固;對這兩種情況的反應不需要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我看到業界其他人對疼痛科學的最大誤解是:科學家有「生物力學並不重要」的想法。任何對疼痛科學有正確理解的人都不會這樣說。他們宣導的是: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都會對某人的痛苦產生影響,在特定情況下,哪一個的影響對大,取決於你面前的這個人,而不是你先入為主的觀念。
完。
上篇回顧: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1),甚麼是疼痛科學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2),運動多樣性的重要
讓肌力訓練專家和物理治療師來告訴你(3),沒有不好的運動,只有不適合的運動
放肆體能補充:
在這個訊息爆量的後真相時代,要如何辨別那些健身、健康訊息的真假,以免被那些恐懼行銷、偽科學、企圖造成對立的手法操弄呢?
那就是不要只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下判斷,很多問題的答案不是「是非題」,而是「申論題」。
例如:
是非題──「爬山(或任何大量使用雙腳的活動)是否會傷膝蓋?」
申論題──「在甚麼情況下爬山會讓膝蓋受傷?」
當問題的形式限制你只能以「是」「否」來回答時,你的思考模式就會被侷限在單一答案;反之,若能用更開闊的視野來多元思考,就會發現在是非之外,我們還能有更多選擇。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