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特魯威人》的身體奧秘:一份被遺忘的說明書
達文西繪製的《維特魯威人》,其實還包還一份至關重要的附錄:「身體使用說明書」!
這部曠世巨作,不僅展現了人體黃金比例的和諧之美,更揭露了我們身體構造的精妙之處——每個關節都有獨特的使命:有些為「活動」而生,有些為「穩定」而存在。
從小到大,缺乏多元活動的生活,改變了我們身體的「原廠設定」,這樣將錯就錯地使用身體,長期下來,這副完美、精妙的《維特魯威人》,就會開始出現系統性的「故障」!
二、簡述《身體使用說明書》:
我們的身體,由一系列的關節串聯而成,由下而上,它們擅長或負責的使命是:
足底——穩定度:足底是我們踩在崎嶇、起伏的地面上,仍能維持平衡的關鍵。
腳踝——活動度:腳踝的肌腱和肌肉,是我們走跑跳的推進器和著地時的避震器。
膝關節——穩定度:絞鍊般的膝關節構造讓我們得以用大、小腿的肌肉迅速移動,但也如同絞鍊,它不該也不能左右晃動。
髖關節——活動度:和穩定的膝關節互補,不但讓臀肌能提供更大的爆發力,還能讓雙腳3D移動。
腰椎——穩定度:演化成直立動物的代價之一,就是細細的腰椎不太能承重。所以腹腔的核心肌肉才那麼重要。
胸椎與胸廓——活動度:挖土機的伸縮臂(手臂)只能上下動,要加上旋轉自如的底盤(胸椎)才能3D活動。胸廓能好好擴張,肺部才有空間順暢呼吸。
肩胛骨——穩定度:挖土機靈活的手臂和底盤之間,要有穩定的軸心才能傳遞力量。肩胛骨就是這樣的角色。
頸椎——活動度/穩定度:靈活轉動頭部,快速獲取周遭環境資訊對我們的老祖先很重要;但現代人用烏龜脖的姿勢滑手機、看螢幕太久了,比較需要穩定度。
三、仔細觀察現代人的身體,這些「代償」隨處可見:
《維特魯威人》原廠設定的完美平衡,被坐式生活長期的「錯誤操作」打破了。叫關節去做它不擅長的事,就是「代償」。就好像叫負責跑業務的去做產品開發,叫負責控球的去搶籃板——自己累垮了,事情還是沒做好。
缺乏穩定度的足底: 腳底無法維持避震器形狀,卡在扁掉的、向內倒的位置,於是內側鞋底磨損特別多。腳底長期不穩,為了維持重心穩定,只好往上求救,逼得腳踝不敢亂動。
- 缺乏活動度的腳踝:腳踝卡住,想要蹲下去,要不就抬高腳跟,蹲的搖搖欲墜;要不就叫膝蓋支援活動範圍——膝蓋內八
缺乏穩定度的膝蓋 : 膝關節周遭沒甚麼肌肉,主要靠大腿和膝關節韌帶來穩定。缺乏鍛鍊的大腿肌肉,和不夠穩定的膝蓋在走路爬樓梯、運動時哀哀叫,於是叫髖關節、踝關節別亂動,來保持自己穩定。
- 缺乏活動度的髖關節: 動不動就坐一整天,長期下來,髖關節就卡在彎曲的角度。要靠過度挺腰才站的起來。走跑、運動時,超有力的臀肌睡著了,就無法幫大小腿肌肉分擔移動身體的工作。
- 缺乏穩定度的腰椎: 直直細細的腰椎,要很辛苦才能撐起我們的上半身。如果核心肌肉不懂出力,週遭的胸和髖關節又不夠靈活,做甚麼事都要靠腰。腰椎的肌肉過勞事小,腰椎本身構造不穩造成裡面的神經壓迫,事情就大條了。
缺乏活動度的胸廓: 被肋骨卡住的肺部,像撐不開的氣球,吸不到氣。舉手時,駝背的胸椎卡住肩胛骨,連帶讓手臂舉不高。僵硬的胸椎,害你轉身時很容易抽筋。
缺乏穩定度的肩胛骨:如果你喜歡運動,要知道肩關節只是淺淺包住手臂骨,手臂大力揮動時肩胛骨如果跟著亂動,肩關節的韌帶就會像暴風雨中的船員,被扯來扯去。如果你長時間都坐著打電腦,肩胛骨就會卡在聳肩的位置,於是出現擺脫不了的肩頸痠痛。
缺乏穩定度的頸椎: 頭的重量大約是體重的1/10。穩定的頭,就像是輕鬆捧在胸前的保齡球,但烏龜脖的姿勢會讓頭的重量暴增——你試試讓保齡球稍微離開身體就知道了。
四、實際應用「身體使用說明書」——「動作控制」與「矯正運動」:
這些不適與跡象,都是身體在吶喊:「請快點查閱說明書!我快撐不住了!」
只要繼續翻閱「說明書」,就能找到以下的修復方法:「動作控制」與「矯正運動」。
「動作控制」就像管弦樂演奏,由指揮家(大腦)安排樂手們(肌肉)以適當的音量、節奏、(力量),適當的順序(拮抗肌、主導肌與輔助肌),合奏出美妙和諧的音樂(良好動作模式)。
五、你的身體,由你作主!
按照這本「身體使用說明書」,找出哪些關節正在「被迫加班」,然後對症下藥,公平地重新分配它們的「工作內容」,就能有效改善許多惱人的疼痛。
「代償」是可以擺脫的負擔!現在就開始閱讀你的「身體使用說明書」,透過動作控制和矯正運動,優化你的身體機能,享受沒有疼痛的自在人生!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