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閱讀】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會找代班嗎?運動和訓練不是只要累就有效,避免代償模式,才能讓運動和訓練更安全,更有效率!

運動時,你知道身體的哪些關節該活動,哪些關節該穩定,才能降低受傷風險,提高運動效率嗎?

每個關節的專長不一樣



圖片來源: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17157
從拿起一杯水這樣簡單的動作,到高爾夫球選手奮力揮桿這種複雜的動作,都是由我們的大腦控制肌肉收縮來移動關節所產生的;要完美地執行這些身體動作,就好比指揮一整個交響樂團,要讓各部位精準並和諧的合作,才能奏出美妙悅耳的樂曲。

我們的身體之所以能夠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是因為關節的存在



而身體為了執行各種各樣的動作,我們的關節需要具備以下這兩種不同的能力
活動度:不受限制,能夠靈活移動的能力
穩定度:身體產生動作時維持平衡和姿勢的能力

每個關節都有這兩種功能,但我們依照這些關節的位置和構造,把它們的主要功能分成以下兩類


活動關節:腳踝、髖部、胸椎、肩膀、手腕
穩定關節:腳掌、膝蓋、腰椎、頸椎、手肘

看到上面這張圖,我們發現這些功能相對的關節會就像是三明治的麵包與餡料一樣,由穩定性和活動性交錯相疊,形成了一個既能保持穩定堅固,又可以活動自如的支架來支撐身體的活動。

疲勞、受傷的身體會找代班

但是,長久未癒的舊傷、長期的固定姿勢、肌肉力量不平衡、骨骼排列異常,都會改變這個支架的構造;大腦怕不正常的地方再動下去會受傷,或是不想讓受傷的地方更嚴重,就改用週遭的其他肌肉和關節來完成動作,這種代償機制是大腦為了應付眼前的危機、追捕獵物或採集食物時,不管怎樣都必須馬上動起來,不然可能就會死掉的暫時替代方案,但是這種代償模式就好比叫負責這項工作的人提早下班休息,臨時找其他部門的人來頂一下,只是權宜之計。

重新學習身體的使用手冊


讓身體用代償模式來運動和訓練,就好像叫不擅長這些工作的人大量加班;短期或許還頂得住,長期下來遲早會撐不住,而且這種代償所產生的骨牌效應,也會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時間持續越久、負荷越重,功能失衡的關節就會越來越多,產生的傷害也會越來越大。

所以先找出代償的部位 (動作評估)
鎖緊該穩定的關節和潤滑該活動的關節 (學習正確的動作控制法)
回到正確的模式運動和訓練 (持續提升身體素質)

對一般大眾來說,不受傷才能持續運動,養成運動習慣才會持續增進健康和體態。
對運動員來說,不受傷才能持續接受訓練,才能讓技術、體能、肌力持續進步,贏得好成績。




以上文字為翻譯並加上個人補充

原文: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文章:活動度與穩定度:身體活動時的關節功能



想了解更多嗎?請聯絡我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