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8年全球的失智症有5000萬人,相當於兩個台灣的人口,而他們預估到了2050年,全球將會有高達1億5200萬人,比現在多3倍的人罹患失智症。
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統計,2018年台灣的失智症患者有20萬人,佔台灣總人口的1.2%,預估到了2065年,將會有89萬名失智症患者,佔台灣總人口的5.4%。
失智症的可怕之處,在於這種病目前不但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失智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只越來越差,到最後可能連大小便都無法控制,不論對病患或照顧病患的家屬而言,這樣漫長而不可逆的發病過程都是種非常痛苦的折磨。
2019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了最新的《失智症預防準則》
英文版全文 中文版摘要
要預防失智症,WHO的建議如下
第一、運動
活動身體就是活動腦袋,腦袋越靈活,失智症越不容易上身
第二、禁菸
抽菸害人害己,除了會導致肺癌,也會損害你的腦袋
第三、少喝酒
飲酒過量會導致食道、胃癌,也會損傷你的腦袋
第四、健康飲食
WHO強力推薦的是營養均衡的地中海飲食
第五、控制血壓、血脂、血糖、體重
代謝症候群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很可能會進一步地導致失智症的產生
WHO認證的有效手段
經WHO專家的實驗,許多我們常用以預防失智症的營養補充品,例如銀杏、維他命B12、維他命E、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身體沒有缺乏的情況下,額外攝取並無法減低罹患預防失智症的機率。那麼,什麼是WHO的專家們認為效果最好的方法呢?
運動!
所以該做甚麼樣的運動才能預防失智症?
WHO的專家強烈建議的是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英文版)
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中文摘要版)
開始運動之前,一定先把身體的各部位的關節調整回正常位置,才不會越動越容易受傷
**什麼是身體各部位關節的正常位置? ⇐按我
一 有氧運動:
頻率:每週150至300分鐘
強度:中等強度
形式:快走、家務、跳舞
頻率:每週75至150分鐘
強度:中、高強度
形式:跑步、騎腳踏車、游泳
**如何判斷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按我
二 肌力訓練:
頻率:每週至少兩次
強度:大肌群參與,能增加肌肉量的運動
方法:請看下方介紹 ↴
💪能強化、保護腰椎,增加核心力量的棒式
棒式要怎麼練才安全有效呢?請按圖片進入連結
如果把深蹲比喻為一場表演,那麼主角就是屁股上的臀肌,配角是大腿後側的膕繩肌和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而幕後工作人員是軀幹的核心肌群。
深蹲的順序是
1.吸氣招喚橫膈膜,吐氣時繃緊核心,屁股出力將大腿向外轉,讓膝蓋要和腳尖的方向一致
2.從下蹲到站起來的過程持續吐氣,腳掌像踩煞車那樣地踩地板,控制下敦和站直的速度,過 程中讓髖關節和膝關節改變的幅度一致(如果一致,上半身和小腿會是平行的兩條線)
3.站直後完成深蹲,換氣後重新開始。
💪能強化、保護上身關節,增加上半身肌力的伏地挺身
執行伏地挺身,不應該只練到手臂,如果能招喚胸肌一起來幫忙,才會大幅提升運動效率。
為了安全,要注意的訣竅是
1.伏地挺身下降到最底部時,上臂要和身體的夾角要保持60-45度,並讓前臂和地面垂直
2.整個伏地挺身的過程中,核心肌群也要招喚起來,讓屁股不會掉下去,才能維持安全的腰椎彎曲幅度
3.整個下降和上升的過程,都要持續吐氣,直到手伸直了,才換氣吸氣,重新開始
一個全面的肌力訓練內容,也應該要
💪訓練平衡,才能預防跌倒
💪訓練協調與認知能力,才讓腦袋和身體一起動起來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繼續介紹平衡、協調、認知能力的訓練方式
歡迎閱讀相關文章:
肌力訓練與生活(一):存錢養老,強身防老
留言
張貼留言